友情提示:本平台主要功能已迁移至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请访问 http://www.std.gov.cn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中美 > 正文

人工智能将如何塑造测试的未来:职业专家分享2025年的预测

发布时间: 2025-04-18 14:53:50   审校:元宇宙   浏览次数:
来源:ANSI  

在 2025 年及未来几年,哪些是赋能劳动力的主要职场趋势呢?Workcred 就这一话题向行业领导者征求见解,包括 PSI Services 的行业领导者Isabelle Gonthier、Pearson VUE的Eric D'Astolfo和Professional Testing的Cynthia Woodley。

专家们将人工智能(AI)视为一种主导趋势,这是一股变革性力量,正在重塑测试机构评估劳动力能力和资质的方式。尽管人工智能前景广阔,但专家们也警告称,随着这项新兴技术在职场评估中日益普及,也带来了一些威胁。除了人工智能,微证书的兴起、远程在线监考以及持续学习也被视为重要的职场趋势。

(采访内容为表意清晰和篇幅考量有所编辑)

Workcred:您认为2025年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与评估和认证相关的工作?

Isabelle Gonthier(IG):人工智能已然到来,且发展迅猛。2025 年,测试领域的人工智能创新仍将是测试机构的首要任务和重点。测试机构已在整个评估周期中运用人工智能,用于定义和组织任务、开展工作任务分析研究、创建测试内容以及进行评分和报告。

随着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的融入,考生无论是远程考试还是在考试中心考试,都将体验到更便捷的测试流程。这包括简化的考试安排、顺畅的身份验证、更完善的安全功能以及更高效的沟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必须确保测试机构不会掉队。这就是为什么各机构了解相关知识、寻求专业技术并抓住人工智能为当下及未来的考试安全和效率带来的所有机遇至关重要。

Eric D'Astolfo(ED):随着围绕版权和商业机密的法律策略能更好地保障知识产权归属,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起草和创建测试题目的一种手段,将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许多考试主办方和出版商起初可能只会选择将人工智能用于像模拟考试这类低风险的内容;而另一些则会大胆推进,将其用于高风险的考试内容。这一过程会有一个接受曲线,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主办方最终会以多种方式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辅助他们的考试内容开发。 

Cynthia Woodley(CW):人工智能将推动开发更多逼真、高保真的评估方式,包括绩效模拟和新颖的创新形式,这些评估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不同地点进行,并能为每位考生定制。或许人工智能对考生的关键影响在于如何解决透明度问题。由于许多人工智能系统就像 “黑匣子” 一样运行,考生无法了解基于人工智能的评估过程是如何得出结果的,也不清楚做出决策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这可能会导致考生的困惑和不信任,尤其是当他们觉得诸如考试内容、测试过程或评分等由人工智能辅助的评估要素不公平时。为解决这一问题,考试主办方必须将透明度作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评估中的首要任务。采用一个公开可用的在评估中使用人工智能的道德框架,可作为指导和实践的基础。

考试主办方应向考生清晰、及时地解释人工智能系统在开发、实施、评分和解读评估时是如何做出决策的。应该对人工智能支持的流程对评估的公平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影响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告知考生。此外,考试主办方有义务确保考生了解人工智能应用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在数据隐私法规下所享有的保护措施和权利。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确保考试主办方在透明使用人工智能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负责。

创新使用人工智能的另一个重要契机在于提升考试的可及性。人工智能将有能力通过诸如文本转语音、文本识别或替代性答题格式等改进功能,帮助残疾考生参加考试。这将确保更多人能够公平公正地参与考试过程。

Workcred:我们如何在利用人工智能取得成功成果的同时降低风险?

IG:人工智能既带来了机遇,也构成了威胁,因为有人会利用人工智能开发更新、更复杂的工具来实施舞弊行为。深度伪造的企图大幅增加,2022年至2023年间增长了3000%(《2025年身份欺诈报告》,Entrust公司)。证件伪造现象也急剧增多。在过去六个月里,数字伪造在所有证件伪造企图中所占比例从2023年的16.7% 翻倍至34.8%。因此,随着用于舞弊的技术不断进步,我们需要着重通过增加安全防护层级来保障考试的公正性,比如采用多生物特征分析(如面部、语音和击键识别)、先进的身份验证以及深度伪造检测等手段。

虽然人工智能在应对考试安全威胁方面至关重要,但在采用人工智能时,也需要兼顾为考生提供卓越的考试体验。我们必须向考生清晰传达使用人工智能的原因和方式,任何实施举措背后都要有坚实的理由。

CW:人工智能能为心理测量工作带来益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的要求。许多人工智能算法的运行方式不透明,得出结果却不解释这些结果是如何得出的。在高风险考试中,公平和问责原则至关重要,这种情况无疑会引发问题。心理测量学家还需要设计方法和途径来验证人工智能生成的结果。

Workcred:2025 年,还有哪些其他趋势会影响您与评估和认证相关的工作?

ED:2025 年,一些测试机构将继续探索远程在线监考。这将促使考试交付提供商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上投入更多资金,以便通过观察或数据取证来验证考生身份并检测作弊行为。此外,随着测试和认证机构采用基于学习的模式,同时逐步淘汰要求认证者重新参加考试以维持其资质的模式,认证的维持(重新认证和重新授权)方式将持续演变。生成式人工智能很可能在这一持续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融入日常职业生活,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长期趋势是:考试主办方不仅会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生成考试题目,还可能会考虑如何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甚至是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直接融入他们的认证考试中,以创建更真实、基于实际表现的评估。

IG:考生体验一直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持续关注消除阻碍因素,尽可能提供最佳的考试当日体验。随着人工智能及其他技术的应用,无论是远程考试还是在考试中心进行考试,考生都将拥有更便捷的考试体验。这包括简化的考试安排、顺畅的身份验证、更完善的安全功能以及更高效的沟通。

同样,考生用于备考的工具也正从简单的模拟测试转变为量身定制的自适应式体验。考生能够从更优质的模拟测试中受益,这些测试涉及更多互动环节、直接反馈以及为支持其备考给出的理由说明。人工智能还创造了机会,能够轻松高效地生成更多模拟测试内容。

CW:认证机构越来越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他们通过网络研讨会、座谈会和在线课程等资源,为持续教育、技能提升和知识增强提供途径,营造持续职业发展的文化氛围。这种向持续学习迈进的趋势已经融入评估行业,且很可能在 2025 年进一步发展。

此外,微证书和模块化评估将成为 2025 年的一个发展趋势。这些有针对性的评估展示了特定的能力,侧重于特定的技能或知识领域,提供与劳动力需求相匹配的认证途径。考生才是向微证书转变的真正受益者。微证书的使用有助于考生初步获得基础证书,然后迅速进入职场获得有收入的工作。此后,随着考生在职业中的学习和成长,他们可能会获得下一个微证书。为该行业提供持续的收入流,并允许考生在寻求就业和资格认证增长的同时工作,这对劳动力和考生来说都是双赢的。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将改变游戏规则,在可访问性、通信、日程安排、检测测试实践的不当行为或虚假陈述方面创造创新。只要努力减轻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它还将提高安全性,优化考试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在考试过程中更好地维护透明度。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主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信息中心
  • 运营:北京中标赛宇科技有限公司
  •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证 号
  • 盗版侵权 举报热线:400-650-6190
  • 关于我们
  • 技术团队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知识产权